内容摘要:行业新规:主播合同为何成为上海MCN注册的必备材料?近期不少计划在上海注册MCN的创业者发现,工商或平台审核中新增了一项硬性要求:提供与主播的正式合作合同。这一变化源于行业乱象治理——部分机构虚报主播资源骗取平台资质,或利用“空壳公...
近期不少计划在上海注册MCN的创业者发现,工商或平台审核中新增了一项硬性要求:提供与主播的正式合作合同。这一变化源于行业乱象治理——部分机构虚报主播资源骗取平台资质,或利用“空壳公司”逃避责任。提供合同的核心目的是验证机构真实运营能力,确保旗下有稳定内容创作者,杜绝虚假注册。
必备材料清单升级
除常规的公司营业执照、办公场所证明、银行账户信息外,上海MCN注册需额外提交:
合同审查的三大重点
监管部门会通过合同内容判断机构运营合规性,重点关注:
合同条款设计的“避坑指南”
资质匹配:合同与经营范围挂钩
若合同涉及“演出经纪”“直播带货”等内容,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需同步包含对应条目,例如:
主播管理:从合同到执行
合同通过注册仅是第一步,机构需建立配套管理流程:
平台规则:动态调整下的应对
2025年《网络信息内容多渠道分发务机构管理规定(草案稿)》要求:
国家网信办新规明确要求“MCN机构业务去隐蔽化”,未来监管将聚焦:
对初创MCN而言,主播合同不仅是注册“敲门砖”,更是风险防火墙。建议从三个维度构建长期体系:
法律层面:每季度审查合同范本,同步最新司法解释;
财务层面:主播分成单独建账,避免资金混同引发税务稽查;
技术层面:用签约电子存证平台(如公证处链)固化履约证据。
当行业告别野蛮生长,合规框架下的精细化运营,才是留存优质主播、获得平台流量倾斜的真正筹码。
【注】本文观点综合国家网信办新规草案、上海浦东新区注册实操案例及行业诉讼数据,政策动态请以最新文件为准。